1. 饮用水消毒与安全:氯是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之一,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从而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发生。检测水中的余氯量(自由氯或化合氯)是评估消毒效果和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步骤。
2. 水质污染监控:氯化物(Cl^-)是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其浓度可以作为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或工业废水排放的指示器。高浓度的氯化物可能来源于化工厂、盐田、垃圾填埋场等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3. 水处理工艺监控:在废水处理和工业用水净化过程中,氯的使用非常普遍。检测氯含量有助于评估处理效率,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避免对下游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4. 生态健康评估:虽然自然水体中氯化物的背景浓度较低,但异常升高的氯化物水平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繁殖能力和物种多样性。
检测指标
指标 |
方法 |
样品 |
用量/g |
氯化物 |
硝酸银滴定法 |
-20℃冷冻保存 |
200 |
游离氯/游离余氯(不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DPD滴定法 |
预先加入采样体积1%的NaOH(2mol/L)溶液到棕色玻璃瓶中,采集水样使其充满采样瓶,立即加盖塞紧并密封,避免水样接触空气。若样品呈酸性,应加大NaOH溶液的加入量,确保水样pH > 12。4℃、避光条件下运输保存,5d内测定。 |
200 |
游离氯/游离余氯(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预先加入采样体积1%的NaOH(2mol/L)溶液到棕色玻璃瓶中,采集水样使其充满采样瓶,立即加盖塞紧并密封,避免水样接触空气。若样品呈酸性,应加大NaOH溶液的加入量,确保水样pH > 12。4℃、避光条件下运输保存,5d内测定。 |
400 |
|
总氯/总余氯(不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预先加入采样体积1%的NaOH(2mol/L)溶液到棕色玻璃瓶中,采集水样使其充满采样瓶,立即加盖塞紧并密封,避免水样接触空气。若样品呈酸性,应加大NaOH溶液的加入量,确保水样pH > 12。4℃、避光条件下运输保存,5d内测定。 |
200 |
|
总氯/总余氯(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预先加入采样体积1%的NaOH(2mol/L)溶液到棕色玻璃瓶中,采集水样使其充满采样瓶,立即加盖塞紧并密封,避免水样接触空气。若样品呈酸性,应加大NaOH溶液的加入量,确保水样pH > 12。4℃、避光条件下运输保存,5d内测定。 |
400 |
参考标准
指标 |
标准 |
氯化物 |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
游离氯/游离余氯(不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HJ 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
游离氯/游离余氯(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
总氯/总余氯(不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
总氯/总余氯(含氧化锰和六价铬) |
样品采集
点击进入【学院】查看水体检测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运输。
样本要求
初步处理
1. 温度控制:大多数水样需要在低温下保存,以减缓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变化。通常,样本应在4°C左右冷藏保存,但需注意某些特定参数(如溶解氧)要求现场测定或特殊保存条件。
2. 添加保存剂:根据检测项目,可能需要向样本中加入适量的保存剂。例如,测定重金属时可能需要加入硝酸;测定有机污染物时可能需要加入硫酸等,以抑制微生物活动或保持样品稳定性。
3. 信息标识:在样本瓶上清晰标注样本的采集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以确保样本能够被准确识别。
样本运输
1. 保温箱:使用带有冰袋或干冰的保温箱进行运输,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维持所需的温度条件。
2. 快速运输:尽量缩短从采样到实验室分析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延迟,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的参数。
3. 防震包装:确保样本容器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剧烈震动,以免影响样本质量。
4. 运输条件: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选择快递或专门的运输车辆,并避免暴露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以保持样本的原始状态。
特殊要求
1. pH值测量:最好在现场立即测量,因为pH值可能随时间和温度变化而改变。
2. 溶解氧:通常需要现场测定,或使用特殊的保存技术(如密封瓶中加满水样,排除空气)。
3. 细菌学指标:样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且可能需要特定的保存介质和温度条件。
安全措施
在处理和运输含有潜在有害物质的水样时,应遵循所有相关的安全指南,包括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运输容器密封且有适当的标识。
汉广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您只需要提供样本原样,汉广会严格按照国标或行标,进行样本前处理、指标检测,数据统计、报告编写等工作,减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量。
取样前,请与业务经理沟通您的检测需求,确认样品类型以及寄样方式,以免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造成时间及成本的损失!
服务流程
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