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特别适合于测定动植物组织中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这种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检测能力。氯霉素类抗生素因其广泛的抗菌谱和潜在的副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严格监管。
指标 |
方法 |
标准 |
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
GB 31658.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
||
GB/T 20756-200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
||
农业部2483号公告-8-2016 饲料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的测定 |
样品前处理
在进行LC-MS/MS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这可能包括样品的提取、净化和浓缩等步骤。例如,可以使用固相萃取(SPE)技术来富集和净化样品中的氯霉素类抗生素,然后使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分析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质谱仪可以根据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质量-电荷比(m/z)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离子的质谱图。通过比较样品的质谱图与标准品的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霉素类抗生素,并定量其含量。
流程概述
样品前处理
提取:首先,需要从样品中提取氯霉素类抗生素。对于动物组织(肝、肾除外)和水产品,通常使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通过匀浆、离心等步骤分离出含有抗生素的液体。对于动物肝、肾组织,可能需要使用乙酸钠缓冲液进行提取,并加入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水解处理。
净化:提取液经过净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干扰分析的杂质。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其中提取液通过填充有特定吸附剂的柱,吸附剂会选择性地保留氯霉素类抗生素,而让其他成分通过。此外,液液萃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不需要使用固相萃取柱,而是通过有机溶剂与水相分离,富集纯化样品。
浓缩和定容:净化后的样品通常需要浓缩以增加浓度,然后定容以便于进样分析。这一步通常使用旋转蒸发仪或氮吹干燥的方式完成。
上机分析
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LC-MS/MS系统进行分析。氯霉素通常采用内标法定量,而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则采用外标法定量。
一、色谱分离
1. 流动相选择:通常使用水和有机溶剂(如甲醇或乙腈)作为流动相,添加适量的酸或碱调节pH值,以优化氯霉素的保留时间和峰形。
2. 色谱柱:选择合适的反相色谱柱,如C18柱,以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
二、质谱检测
1. 离子化模式:选择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因为氯霉素在此模式下可产生稳定的分子离子。
2. 多反应监测(MRM):设置氯霉素及其同位素内标的特定母离子和子离子,进行选择性监测,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三、数据分析
1. 定量:通过比较样品中氯霉素的响应与标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2. 质量控制:使用同位素内标校正基质效应,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技术优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一种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离分析方法,它结合了色谱和质谱的优点,使样本的分离、定性和定量成为连续的过程。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LC-MS/MS具有以下优势:
高灵敏度:LC-MS/MS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化合物,其灵敏度远高于传统的分析方法,可以达到ng/mL甚至pg/mL的水平。
高特异性:通过色谱分离,LC-MS/MS可以有效地消除内源性物质、同分异构体、其他代谢物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高通量:LC-MS/MS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目标化合物,适用于多种激素检测、多种维生素检测、新生儿筛查、血药浓度监测等领域。
宽动态范围:LC-MS/MS能够覆盖从常量级到微量级的化合物浓度范围,适用于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分析。
结构信息丰富:LC-MS/MS不仅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还可以获取丰富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化合物的性质。
适用于复杂样品:LC-MS/MS特别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化合物的检测,如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和激素水平测定。
减少样品消耗:由于其高灵敏度,LC-MS/MS可以使用较少的样品进行分析,从而减少样品的消耗。
快速分析:LC-MS/MS的分析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