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MS/ICP-OES检测生物中硼、钠、镁、铝等全量元素
内容根据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整理
一、实验解读
1.方法原理
·ICP-MS: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以元素特定质量数定性,采用外标法或者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美国·安捷伦7850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OES: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以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定性,以谱线信号强度与元素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
美国·安捷伦5800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汉广检测使用美国进口仪器,提供一站式全量元素检测服务
样品处理-上机检测-数据分析-质控审核-实验报告
参考用量/g |
样品要求 |
过筛要求 |
可做重复类型 |
0.4/2 |
烘干样/鲜样 |
100目 |
生物学/技术性 |
2、流程概述
·试样制备:根据样品类型(固态、液态、半固态等)进行处理,确保样品均匀。
·试样消解:可选择微波消解法、压力罐消解法、湿式消解法或干式消解法。
·仪器操作条件:优化仪器条件,确保待测元素的灵敏度等指标达到分析要求。
·标准曲线制作:通过测定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的信号响应值,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溶液测定:测定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的信号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元素的浓度。
3.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公式分别计算低含量和高含量待测元素,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对不同含量范围的元素,需保障规定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要求。
二、元素检测方法选择
1.适合 ICP-OES 检测的元素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适用于检测多种元素,尤其是那些在中、高浓度下需要快速分析的元素。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ICP-OES 适用于测定样品中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金属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钠(Na)、镁(Mg)、铝(Al)、钾(K)、钙(Ca)、铁(Fe)、铜(Cu)、锌(Zn)、铅(Pb)、汞(Hg)等。
·非金属元素:如磷(P)、硅(Si)、硫(S)、硼(B)等。
·稀土元素:ICP-OES 也可以用于稀土元素的检测。
2.适合 ICP-MS 检测的元素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适用于检测痕量及超痕量元素,以及需要高灵敏度元素。
·痕量及超痕量元素:ICP-MS 对于多数金属元素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低检出限,适合超痕量分析。
三、ICP-MS和ICP-OES在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
1.样品消解
ICP-MS
·要求更高:由于ICP-MS对样品的纯度和基质效应更为敏感,样品消解需要更加彻底,以避免基质干扰和信号抑制。
·常用方法:微波消解法和压力罐消解法为主,确保样品完全溶解且无残留有机物。
·注意事项:消解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酸的用量和消解温度,避免引入杂质或损失待测元素。
ICP-OES
·要求相对较低:ICP-OES对基质效应的耐受性更强,样品消解相对要求更低。
·常用方法:除了微波消解法和压力罐消解法外,还可以采用湿式消解法和干式消解法。
·注意事项:虽然对基质效应耐受性更强,但消解不完全可能导致测量误差,仍需确保样品均匀。
2.仪器操作条件
ICP-MS
·仪器参数:需要精确控制射频功率、等离子体气流量、载气流量、辅助气流量等参数。例如,射频功率通常设置在1500W左右。
·分析模式:可以选择普通模式或碰撞/反应池模式,以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
·校正方程:对于某些元素(如As、Se、Cd等),可能需要使用干扰校正方程来校正信号。
ICP-OES
·仪器参数:主要关注观测方式(垂直或水平)、功率、等离子气流量、辅助气流量等。例如,功率通常设置在1150W左右。
·分析谱线: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是关键,需要根据待测元素的特性选择灵敏度高且无干扰的谱线。
·基质效应:虽然ICP-OES对基质效应的耐受性更强,但在高基质样品中仍需注意校正。
3.干扰处理
ICP-MS
·干扰类型:主要面临多原子离子干扰、同位素干扰、基质效应等。
·处理方法:通过碰撞/反应池技术(如使用氦气或氢气)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使用内标元素校正基质效应;对于特定元素(如As、Se等)可能需要使用干扰校正方程。
ICP-OES
·干扰类型:主要面临光谱干扰(如谱线重叠)和基质效应。
·处理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避免光谱干扰;使用基体匹配法或内标法校正基质效应。
四、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样品消解不完全
问题:样品消解不完全可能导致目标元素未完全溶解,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
·确保消解过程中酸的用量和种类足够,必要时增加消解时间和温度。
·对于难以消解的样品(如高有机质样品),可以尝试使用氢过氧化物或过硫酸铵辅助消解。
·消解完成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去除未溶解的固体颗粒。
2.基质效应
问题:基质效应可能导致信号抑制或增强,影响定量准确性。
解决方法:
·使用内标元素校正基质效应。选择与待测元素性质相似的内标元素,并在标准溶液和样品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内标。
·采用基质匹配法,使标准溶液的基质与样品基质尽可能接近。
·使用碰撞/反应池技术(如氦气或氢气)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
3.仪器漂移
问题:仪器漂移可能导致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
·定期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曲线的校正。
·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定期插入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核查。
·保持仪器的稳定运行,避免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
4.多原子离子干扰
问题:多原子离子干扰可能导致目标元素信号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解决方法:
·使用碰撞/反应池技术,通过氦气或氢气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
·选择合适的同位素进行分析,避免同位素干扰。
·使用干扰校正方程进行信号校正。
5.仪器污染
问题:仪器污染可能导致背景信号升高,影响检测限和准确性。
解决方法:
·定期清洗雾化器、雾室、采样锥、截取锥等部件。
·使用高纯度的试剂和溶剂,避免引入杂质。
·在样品分析前后,使用空白溶液清洗系统。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光谱干扰
问题:光谱干扰(如谱线重叠)可能导致目标元素信号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解决方法:
·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避免与其他元素的谱线重叠。
·使用多条谱线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模型校正干扰。
·采用背景校正技术,如背景扣除法或背景校正软件。
2.基质效应
问题:基质效应可能导致信号强度的变化,影响定量准确性。
解决方法:
·使用基质匹配法,使标准溶液的基质与样品基质尽可能接近。
·采用内标法,选择与待测元素性质相似的内标元素进行校正。
·对高基质样品进行稀释,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
3.雾化器和雾室问题
问题:雾化器和雾室的堵塞或损坏可能导致样品传输效率下降,影响信号强度。
解决方法:
·定期检查和清洗雾化器和雾室,确保其畅通无阻。
·使用高纯度的试剂和溶剂,避免堵塞。
·在样品分析前后,使用空白溶液清洗系统。
4.等离子体条件不稳定
问题:等离子体条件不稳定可能导致信号波动,影响结果的重复性。
解决方法:
·确保仪器的功率、气流量等参数稳定。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其在最佳工作状态。
·避免样品中存在大量颗粒或高浓度基质,以免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
5.样品传输效率低
问题:样品传输效率低可能导致信号强度低,影响检测限和准确性。
解决方法:
·确保样品的酸度和粘度适中,避免影响传输效率。
·定期检查和维护样品引入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使用合适的样品提升速率和泵速,确保样品能够有效传输到等离子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