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高锰酸钾指数(Permanganate Index)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和自净能力的关键参数,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氧化能力。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定义: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气量,以mg/L表示。
意义:COD值越高,说明水样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含量越多,水体污染越严重。COD测定可以快速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总体污染水平,但不能区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和毒性。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定义:生化需氧量是在一定温度(通常为20℃)和一定时间内(通常为5天),微生物分解水样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也为mg/L。
意义:BOD反映了水样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BOD值过高意味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过多,可能引起溶解氧的急剧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高锰酸钾指数(Permanganate Index)
定义:高锰酸钾指数是在一定条件下,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有机物和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后剩余的高锰酸钾量,间接反映出被氧化物质的含量。
意义:高锰酸钾指数常用于饮用水和清洁水源的检测,其值越低,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轻。与COD相比,高锰酸钾指数对某些有机物的氧化能力较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样的清洁程度。
检测指标
指标 |
方法 |
标准 |
样品 |
用量 |
高锰酸钾指数 |
草酸钠滴定法 |
GB/T 11892-1989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
采样后用1+3硫酸调pH至1~2,超过6h则需置于暗处,0~5℃保存,2天内测定 |
200ml |
COD/BOD |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
HJ/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采集的水样应置于玻璃瓶中,并尽快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时,应用浓硫酸调 至pH<2,置于4℃下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5d。 |
20ml |
重铬酸盐法 |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草酸钠滴定法检测水体中的高锰酸钾指数
草酸钠滴定法是测定水体中高锰酸钾指数(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CODMn)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草酸钠(Na2C2O4)作为还原剂,通过滴定反应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和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的含量。以下是草酸钠滴定法的具体步骤: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如稀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自身则被还原为Mn2+。剩余的高锰酸钾可以通过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消耗的草酸钠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水样中被氧化物质的耗氧量。
实验步骤
·样品准备:首先采集水样,并根据需要调整体积至一定量,通常加入稀硫酸调节pH值至酸性环境(约2左右),以确保高锰酸钾的氧化活性。
·初步氧化:向水样中加入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摇匀后加热煮沸一定时间(如20-30分钟),在此过程中高锰酸钾会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物质。煮沸有助于加快反应速率并确保充分氧化。
·终点判断:煮沸并冷却后,如果高锰酸钾的紫红色不完全消失,说明氧化反应已经基本完成。此时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高锰酸钾自身作为指示剂,当其颜色从紫红转变为淡黄色时即为终点)或者通过电位滴定仪等现代仪器来确定终点。
·草酸钠滴定: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草酸钠(Na₂C₂O₄)标准溶液进行还原滴定,直到高锰酸钾的紫红色完全褪去,达到滴定终点。草酸钠作为还原剂,能与剩余的高锰酸钾反应,其反应比例为1:5(即每1摩尔草酸钠还原5摩尔高锰酸钾)。
·计算:记录下消耗的草酸钠体积,根据草酸钠的浓度和反应比例计算出最初加入并被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掉的高锰酸钾的量,从而得出高锰酸钾指数。高锰酸钾指数通常以每升水样消耗的氧毫克数(mg/L O₂)表示。
注意事项
·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和试剂的污染。
·煮沸时要保持适当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充分氧化,但也要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水分大量蒸发。
·滴定时应缓缓滴加草酸钠溶液,并不断搅拌,密切观察颜色变化,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室应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重铬酸盐法检测水体中的COD
技术原理
在强酸性条件下(如硫酸),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水样中的大多数有机物和一些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剩余的重铬酸钾可通过添加还原剂(如硫酸亚铁)来还原,释放出的三价铬离子(Cr3+)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初始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进而推算出COD值。
流程概述
·样品准备:取一定体积的水样(通常需要根据预估的COD浓度调整取样量),加入硫酸调节pH值至2左右,以确保在酸性环境下进行氧化反应。
·加热回流:向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回流装置中加热煮沸2小时。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
·冷却滴定:回流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亚铁铵(或称为硫酸亚铁标准溶液)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橙红色变为浅绿色,此为滴定终点。硫酸亚铁铵与剩余的·重铬酸钾反应,通过消耗的硫酸亚铁铵量来计算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
·计算:根据硫酸亚铁铵的浓度和消耗体积,结合反应的比例(通常为1摩尔硫酸亚铁铵还原1摩尔重铬酸钾),计算出水样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相当于消耗的氧的质量,单位为mg/L。
注意事项
·重铬酸盐法检测COD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因为重铬酸钾是剧毒和强氧化剂。
·为了提高准确性,实验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使用空白试验(纯水做同样的处理步骤)扣除背景干扰。
·操作时需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确保所有有机物充分氧化。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检测水质中的COD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中测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快速消解水样中的有机物,随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COD值。
技术原理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基于化学氧化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水样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被强氧化剂(通常是重铬酸钾)氧化。经过消解反应后,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被还原剂(如硫酸亚铁)还原,生成的产物可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通过测定氧化剂的消耗量,可以间接计算出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即COD值。
流程概述
·样品准备:取适量水样,加入预设比例的重铬酸钾溶液、硫酸银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均匀。
·快速消解:将混合好的样品转移至专用的消解管中,密封后放入快速消解仪中,在设定的温度(如165°C)和压力下进行快速加热消解,通常时间为15分钟至30分钟。
·冷却与滴定/分光光度测定:
滴定法:对于某些设备,消解后可能还需通过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来间接计算COD,但这不是快速分光光度法的典型步骤。
分光光度法:更常见的做法是,消解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铵溶液,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如600nm)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计算:依据吸光度与COD的校准曲线,计算出水样的COD值。
优点
·快速高效:相比于传统的回流法,快速消解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为误差,适合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环保安全:由于消解时间短,所需化学试剂较少,降低了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注意事项
·在进行快速消解时,必须确保消解管密封良好,以防止高压下的溶液泄漏。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校准仪器和更新标准曲线。
·对于含有大量悬浮物或难以氧化的有机物的水样,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充测定。
BOD检测
相比之下,BOD的检测通常采用生化培养法,即将水样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如20℃,5天),通过测量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变化量来计算BOD值。BOD更侧重于评估水样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及其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
汉广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减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量。您只需要提供样本原样,汉广会严格按照国标或行标,进行样本前处理,按照不同理化性质的检测要求,对土壤样本进行研磨,然后过滤不同规格的土壤。
取样前,请与业务经理沟通您的检测需求,确认样品类型以及寄样方式,以免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造成时间及成本的损失!
服务流程
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