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指标
指标 |
方法 |
标准 |
样品 |
用量 |
悬浮物 |
重量法 |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
4℃保存,7天内测定,样品中不均匀的固体不属于悬浮物,应去除 |
200ml |
溶解性固体总量/总溶解固体 |
DZ/T 0064.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9部分: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 |
4℃及以下保存 |
||
总硬度 |
滴定法 |
DZ/T 0064.15-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15部分:总硬度的测定 |
样品采集后,常温暗处密闭保存,2d内完成测定。否则,每升水样中加2mL浓硝酸至pH<2,暗处密闭保存不超过14d。 |
100ml |
重量法检测水体中的悬浮物/溶解性固体
重量法是检测水体中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SS)和溶解性固体(Dissolved Solids, DS)的常见方法,它基于干燥前后的质量差来确定固体物质的含量。下面是这两种物质检测的具体步骤:
悬浮物(SS)的重量法检测
·准备滤膜:选用合适的滤膜(如玻璃纤维滤膜或聚酯滤膜),先将其在干燥箱中于恒定温度(通常103-105°C)下干燥至恒重,然后称重并记录滤膜的原始重量。
·过滤水样:将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预先称重的滤膜过滤,确保所有悬浮物被截留在滤膜上。
·干燥滤膜:将带有悬浮物的滤膜再次放入干燥箱中,于相同温度下干燥至恒重。恒重是指·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差不超过预定标准(如0.1 mg)。
·称重:取出干燥后的滤膜,再次称重,记录其含悬浮物的总重量。
·计算悬浮物含量:通过滤膜前后重量之差,除以过滤的水样体积,即可得到悬浮物的浓度,通常以mg/L表示。
溶解性固体(DS)的重量法检测
·蒸发水样: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倒入蒸发皿中,在水浴或电热板上缓慢蒸发至干涸。
·干燥蒸发皿:将蒸发皿放入干燥箱中,在恒定温度(通常103-105°C)下干燥至恒重。
·称重:称量干燥后蒸发皿的总重量,包括其中的溶解性固体。
·计算溶解性固体含量:通过蒸发皿前后重量之差,除以蒸发的水样体积,即可得到溶解性固体的浓度,同样以mg/L表示。
注意事项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确保所有器具和操作环境干净,以避免外来杂质的污染。
·干燥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要依据标准方法和实验室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恒重过程是关键步骤,确保干燥彻底,避免因水分残留或过度干燥导致的误差。
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法检测水体中的总硬度
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水体中的总硬度,即水中钙(Ca²⁺)、镁(Mg²⁺)等二价金属离子的总量。该方法基于EDTA(乙二胺四乙酸)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能力。
技术原理
·络合反应:EDTA是一种多齿配位体,能够与水中的Ca²⁺、Mg²⁺等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这一过程是可逆的,但在滴定条件下几乎完全向络合物方向进行。
·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时通常会使用特定的指示剂,如铬黑T(Eriochrome Black T)或酸性铬蓝K,这些指示剂本身会与Ca²⁺、Mg²⁺形成颜色不同的络合物。在没有游离的Ca²⁺、Mg²⁺存在时,指示剂显示一种颜色(如蓝色),而当金属离子被EDTA络合后,指示剂恢复或改变颜色(如紫色到酒红色),以此作为滴定终点的标志。
检测步骤
·取样与调整pH:首先取适量水样,调整pH值至适宜范围(通常为10左右),以确保金属离子完全游离且指示剂能有效工作。
·加入缓冲溶液和指示剂: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溶液以维持pH稳定,然后加入指示剂(如铬黑T)。
·滴定:使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边滴边摇动,直到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即指示剂的颜色由最初的显色转变为终点颜色,标志着所有可滴定的金属离子已被络合。
·计算:记录下消耗的EDTA体积,根据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水样的体积,计算出水体中的总硬度(通常以mg CaCO₃/L表示)。
注意事项
·确保滴定前水样中无干扰离子,必要时可进行预处理。
·滴定过程中应缓慢进行,接近终点时应滴加更慢,以准确判断终点。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应明显且易于辨认,必要时可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EDTA应妥善保存,避免因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而氧化变质。
汉广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减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量。您只需要提供样本原样,汉广会严格按照国标或行标,进行样本前处理,按照不同理化性质的检测要求,对土壤样本进行研磨,然后过滤不同规格的土壤。
取样前,请与业务经理沟通您的检测需求,确认样品类型以及寄样方式,以免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造成时间及成本的损失!
服务流程
检测仪器